编号 | 成语 | 拼音 | 释义 |
1 | 不名一文 | bù míng yī wén | 〖解释〗名:占有。一个钱也没有。形容极其贫穷。 〖出处〗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六章:“老兄明白,弟半生书剑飘零,寄食江湖,囊中不名一文。” 〖示例〗 |
2 | 不直一文 | bù zhí yī wén | 〖解释〗鄙视之词,犹言毫无价值。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。 〖出处〗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士大夫若爱一文,不直一文。” 〖示例〗 |
3 | 地下修文 | dì xià xiū wén | 〖解释〗旧指有才文人早死。 〖出处〗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八引王隐《晋书》:“韶言天上及地下事,亦不能悉知也。颜渊、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。” 〖示例〗~著作郎,生前饥处倒空墙。 ★唐·司空图《狂题》诗 |
4 | 横僿不文 | héng sài bù wén | 〖解释〗僿,粗鄙。粗鄙没有文化。 〖出处〗康有为《大同书》辛部第十三章:“当太平之世,地地相等,无有都会、乡邑之殊……无据乱世,学校全聚京都,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。” 〖示例〗 |
5 | 厚貌深文 | hòu mào shēn wén | 〖解释〗外貌厚道,内心不可捉摸。同“厚貌深情”。 〖出处〗清·陈梦雷《绝交书》:“指天誓日,厚貌深文,足以动人。” 〖示例〗 |
6 | 骥子龙文 | jì zǐ lóng wén | 〖解释〗骥子:千里马;龙文:骏马名,旧时多指神童。原为佳子弟的代称。后多比喻英才。 〖出处〗《北史·裴延俊传》:“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、景鸿,并有逸才,河东呼景鸾为骥子,景鸿为龙文。” 〖示例〗 |
7 | 较武论文 | jiào wǔ lùn wén | 〖解释〗较:比较,评论。评论武艺,谈论文章。 〖出处〗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七回:“此书讲道学,筹经济谈天测地,较武论文,无不原原本本,穷极要妙,此其本领之大也。” 〖示例〗 |
8 | 流言飞文 | liú yán fēi wén | 〖解释〗犹言流言蜚语。毫无根据的话。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9 | 乃武乃文 | nǎi wǔ nǎi wén | 〖解释〗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,指其文经天地,武定祸乱。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。亦作乃文乃武。 〖出处〗语出《书经·大禹谟》:“帝德广运,乃圣乃神,乃武乃文。” 〖示例〗 |
10 | 弄法舞文 | nòng fǎ wǔ wén | 〖解释〗弄、舞:耍弄,玩弄;法:法律;文:法令条文。指玩弄文字,曲解法律条文,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。 〖出处〗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吏士舞文弄法,刻章伪书,不避刀锯之诛者,没于赂遗也。” 〖示例〗~,聋痴瞽愚,流波至今,一任簿书。 ★明·刘基《官箴中》 |
11 | 铺采摛文 | pù cǎi chī wén | 〖解释〗指铺陈文采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12 | 蛇化为龙,不变其文 | shé huà wéi lóng,bù biàn qí wén | 〖解释〗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,实质还是一样。 〖出处〗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蛇化为龙,不变其文;家化为国,不变其姓。” 〖示例〗 |
13 | 身无分文 | shēn wú fēn wén | 〖解释〗形容非常贫穷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他北上求职,却遭到扒手扒窃,~,求告无门。 |
14 | 斯斯文文 | sī sī wén wén | 〖解释〗形容举目文雅。 〖出处〗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,乍见了你这破落户,还被人笑话死了呢。” 〖示例〗 |
15 | 唾地成文 | tuò dì chéng wén | 〖解释〗形容文思敏捷。 〖出处〗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有“唾地成文”一目,赞李贺云:“有人谒李贺,见其久而不言,唾地者三,俄而成文三篇。” 〖示例〗 |
16 | 纬武经文 | wěi wǔ jīng wén | 〖解释〗指有文有武,有治理国家的才能。 〖出处〗《晋书·齐王攸传赞》:“自家刑国,纬武经文。” 〖示例〗 |
17 | 舞笔弄文 | wǔ bǐ nòng wén | 〖解释〗指舞文弄墨。 〖出处〗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若不达政体,而舞笔弄文,支离构辞,穿凿会巧。” 〖示例〗 |
18 | 析律舞文 | xī lǜ wǔ wēn | 〖解释〗指故意玩弄文字,曲解法律条文。 〖出处〗宋苏舜钦《论五事·景祐四年五月七日阁门下》:“臣窃见州县之吏,多是狡恶之人……清白者必多方以误之,贪婪者则啖利以制之,然后析律舞文,鬻狱市令,上下其手,轻重厥刑。” 〖示例〗 |
19 | 犀顶龟文 | xī dǐng guī wén | 〖解释〗头顶骨隆起如犀角,脚掌上有龟背纹。旧时所谓贵人之相。 〖出处〗语出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固貌状有奇表,鼎角匿犀,足履龟文。” 〖示例〗~何肯相,雷光泡影认眉须。 ★康有为《自题三十影像》诗 |
20 | 下笔成文 | xià bǐ chéng wén | 〖解释〗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 〖出处〗三国·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文若春华,思若涌泉;发言可咏,下笔成篇。” 〖示例〗他文思敏捷,~。 |
21 | 偃兵修文 | yǎn bīng xiū wén | 〖解释〗停止武事,振兴文教。同“偃武修文”。 〖出处〗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陛下亮成天工,克济大业,偃兵修文,群帅反旅。” 〖示例〗 |
22 | 偃革尚文 | yǎn gé shàng wén | 〖解释〗停息武备,注重文教。 〖出处〗《新唐书·萧俛传》:“穆宗初,两河底定,俛与段文昌当国,谓四方无虞,遂议太平事,以为武不可黩,劝帝偃革尚文。” 〖示例〗 |
23 | 偃武崇文 | yǎn wǔ chóng wén | 〖解释〗停息武备,崇尚文教。 〖出处〗《魏书·咸阳王禧传》:“国朝偃武崇文,偏舍来久,州镇兵人,或有雄勇,不闲武艺。” 〖示例〗 |
24 | 偃武觌文 | yǎn wǔ dí wén | 〖解释〗停止武事,振兴文教。同“偃武修文”。 〖出处〗清·李振裕《祠阙里雅》:“偃武觌文,风行四国。” 〖示例〗 |
25 | 偃武兴文 | yǎn wǔ xīng wén | 〖解释〗停止武事,振兴文教。同“偃武修文”。 〖出处〗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太尉官罢久矣,丞相兼之,所以偃武兴文也。” 〖示例〗 |
26 | 偃武行文 | yǎn wǔ xíng wén | 〖解释〗停止武事,振兴文教。同“偃武修文”。 〖出处〗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今陛下能偃武行文,不复用兵乎?” 〖示例〗冀闻‘康哉’之歌,~之美。 ★三国·魏·曹植《陈审举表》 |
27 | 偃武修文 | yǎn wǔ xiū wén | 〖解释〗偃:停止;修:昌明,修明。停止武事,振兴文教。 〖出处〗《尚书·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至于丰,乃偃武修文。” 〖示例〗乃~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以示天下大服。 ★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十八回 |
28 | 演武修文 | yǎn wǔ xiū wén | 〖解释〗指演练武艺,修习文章。 〖出处〗元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那其间教训成人,演武修文,重掌三军。” 〖示例〗圣皇治世掌山川,~将相全。 ★明无名氏《曹彬下江南》第一折 |
29 | 一纸空文 | yī zhǐ kōng wén | 〖解释〗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。 〖出处〗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十回:“活佛喇嘛毫无见识,一任外人播弄,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,岂即肯拱手听命,就此安静么?” 〖示例〗 |
30 | 以郄视文 | yǐ xì shì wén | 〖解释〗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。比喻见识浅陋狭隘。郄,通“隙”。 〖出处〗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仰天叹曰:‘夫子之为方也,若以管窥天,以郄视文。越人(扁鹊名)之为方也,不待切脉望色,听声写形,言病之所在。’” 〖示例〗 |
31 | 余风遗文 | yú fēng yí wén | 〖解释〗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。余,通“馀”。 〖出处〗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而乐松之徒,招集浅陋,故杨赐号为驩兜,蔡邕比之俳优,其馀风遗文,盖蔑如也。” 〖示例〗 |
32 | 鱼质龙文 | yú zhì lóng wén | 〖解释〗鱼的实质,龙的外表。谓虚有其表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33 | 掌上观文 |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| 〖解释〗比喻极其容易,毫不费力。 〖出处〗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七回:“曹操、孙权,吾视之若掌上观文,量此小县,何足介意!” 〖示例〗 |
34 | 枕典席文 | zhěn diǎn xí wén | 〖解释〗指以典籍为伴,勤于读书学习。 〖出处〗汉·李尤《床儿铭》:“虚左致贤,设坐来宾。筵床对儿,盛养已陈。肴仁饭义,枕典席文。” 〖示例〗 |
35 | 重厚少文 | zhòng hòu shǎo wén | 〖解释〗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。 〖出处〗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已而吕后问:‘阶下百岁后,萧相国即死,令谁代之?'上曰:‘曹参可。’问其次,上曰:‘……陈平智有余,然难以独任。周勃重厚少文,然安刘氏者必勃也,可令为太尉。’” 〖示例〗 |
36 | 祖武宗文 | zǔ wǔ zōng wén | 〖解释〗祖袭武王,尊崇文王。指尊崇祖先。 〖出处〗南朝梁王中《头陀寺碑文》:“惟齐继五帝洪名,纽三王绝业,祖武宗文之德,昭升严配;格天光表之功,弘启兴复。” 〖示例〗 |
37 | 樽酒论文 | zūn jiǔ lùn wén | 〖解释〗一边喝酒,一边议论文章。 〖出处〗唐·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 〖示例〗连年客里度初度,~第一遭。 ★陈世宜《上巳社集是日值余初度》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