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号 | 成语 | 拼音 | 释义 |
1 | 鳌鸣鳖应 | áo míng biē yīng | 〖解释〗比喻声气相通,互相感应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这两只小动物在一起时间久了,表现得非常默契,严然是~。 |
2 | 八方呼应 | bā fāng hū yìng | 〖解释〗呼应:彼此声气相通。泛指周围、各地。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,互相配合。 〖出处〗余秋雨《寂寞天柱山》三:“我认为,天柱山之所以能给古人一种居家感,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它地处江淮平原,四相钩连,八方呼应,水陆交通畅达,虽幽深而无登高之苦,虽奇丽而无柴米之匮,总而言之,既宁静又方便。” 〖示例〗中国申办奥运的计划一提出,立即八方呼应,群情激奋。 |
3 | 表里相应 | biǎo lǐ xiāng yìng | 〖解释〗内外互相应合。 〖出处〗《汉书·燕刺王刘旦传》:“非以中外有人,表里相应故邪?” 〖示例〗 |
4 | 此动彼应 | cǐ dòng bǐ yīng | 〖解释〗这里发动,那里响应。 〖出处〗裘廷梁《论白话为维新之本》:“君之于民,如脑筋于耳目手足,此动彼应,顷刻而成。” 〖示例〗 |
5 | 此发彼应 | cǐ fā bǐ yīng | 〖解释〗这里发动,那里响应。 〖出处〗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各做各的,怎么行呢?一定是要互相联络,此发彼应才行。” 〖示例〗 |
6 | 此呼彼应 | cǐ hū bǐ yīng | 〖解释〗此:这里。彼:那里。这里呼唤,那里响应。形容联系紧密,互相配合行动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7 | 东鸣西应 | dōng míng xī yīng | 〖解释〗指各方面互有联系,互相影响。 〖出处〗蔡元培《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》:“海通以来……自一缕一针之细故,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,无不东鸣西应,速于邮命。” 〖示例〗 |
8 | 桴鼓相应 | fú gǔ xiāng yìng | 〖解释〗桴:鼓槌。用鼓槌打鼓,鼓就响起来。比喻相互应和,配合得很紧密。 〖出处〗《吕氏春秋·季秋纪·知士》:“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。譬之若桴之与鼓。”《汉书·李寻传》:“顺之以善政,则和气可立致,犹桴鼓之相应也。” 〖示例〗“好!”慈禧太后~地说,“别的差缺慢慢商量吧!” ★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 |
9 | 混应滥应 | hùn yīng làn yīng | 〖解释〗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10 | 连锁反应 | lián suǒ fǎn yìng | 〖解释〗连锁: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。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我们要注意此事的连锁反应。 |
11 | 鸣鹤之应 | míng hè zhī yīng | 〖解释〗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。 〖出处〗《易·中孚》:“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。”王弼注:“立诚笃至,虽在闇昧,物亦应焉。”孔颖达疏:“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,则声闻于外,为同类之所应焉。” 〖示例〗乃今穴居名彥,大夫垂访,诸君感~,邕邕焉,锵锵焉。夫亦行古之道也。 ★明·张居正《〈玉林清赏诗〉序》 |
12 | 山崩钟应 |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| 〖解释〗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。 〖出处〗南朝宋·刘敬叔《异苑》:“此蜀郡铜山崩,故钟鸣应之耳。” 〖示例〗 |
13 | 山鸣谷应 | shān míng gǔ yìng | 〖解释〗形容回音响亮,也比喻此鸣彼应,互相配合。 〖出处〗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戛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云涌,余亦悄然而悲,肃然而恐,凛乎其不可留也。” 〖示例〗 |
14 | 声求气应 | shēng qiú qì yìng | 〖解释〗应:应和,共鸣;求:寻找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 〖出处〗《周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;水流湿,火就燥;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出而万物睹。” 〖示例〗~,何以教我。 ★宋·陈亮《送叔祖筠州高安簿序》 |
15 | 首尾相应 |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| 〖解释〗头和尾相互接应。指作战相互接应。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。 〖出处〗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故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;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。击其首则尾至,击其尾则首至,击其中则首尾俱至。” 〖示例〗可将队伍摆成长蛇之势,~,循环无端:如此则不愁地理生疏。 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四回 |
16 | 同声相应 |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| 〖解释〗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 〖出处〗《周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 〖示例〗~,同气相求,心心相印,脉脉相通。 ★续范亭《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》 |
17 | 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 | tóng shān xī bēnɡ,luò zhōng dōng yìng | 〖解释〗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。 〖出处〗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铜山西崩,灵钟应应。” 〖示例〗此义易明,~,不以远而阴也。 ★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三 |
18 | 外合里应 | wài hé lǐ yìng | 〖解释〗外面攻打,里面接应。 〖出处〗《前汉书平话》上卷:“高皇大喜,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,拿捉陈豨。” 〖示例〗 |
19 | 望风响应 | 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| 〖解释〗望:看。风:风声。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,就积极响应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20 | 闻风响应 |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| 〖解释〗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21 | 心口相应 | xīn kǒu xiāng yīng | 〖解释〗想的与说的相一致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22 | 心手相应 | xīn shǒu xiāng yìng | 〖解释〗形容手法熟练,心里怎么想,手就怎么做。 〖出处〗《南史·萧子云传》:“笔力劲骏,心手相应,巧逾杜度,美过崔寔,当与元常并驱争先。” 〖示例〗 |
23 | 遥呼相应 | yáo hū xiāng yìng | 〖解释〗远远地互相联系,互相配合。同“遥相呼应”。 〖出处〗 〖示例〗 |
24 | 遥相呼应 | yáo xiāng hū yìng | 〖解释〗遥:远远地;应:照应。远远地互相联系,互相配合。 〖出处〗《清史稿·许友信传》:“且郑成功出没闽、浙,奉其伪号,遥相应和,声势颇张。” 〖示例〗 |
25 | 一呼百应 | yī hū bǎi yìng | 〖解释〗一个人呼喊,马上有很多人响应。 〖出处〗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五卷:“当前快意,一呼再诺者,人隶也。” 〖示例〗农会会员漫山遍野,梭镖短棍~,土匪无处藏踪。 ★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 |
26 | 因果报应 | yīn guǒ bào yìng | 〖解释〗因果:原因和结果。佛教迷信,认为今生种什么因,来生结什么果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 〖出处〗《慈恩传》:“唯谈玄论道,问因果报应。” 〖示例〗浴罢则凉鞋蕉扇,或坐或卧,听邻老谈~事。三鼓归卧,周体清凉,几不知身居城市矣。 ★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 |
27 | 有求必应 | yǒu qiú bì yìng | 〖解释〗只要有人请求帮助,就一定答应。 〖出处〗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往日良朋密友,有求必应。” 〖示例〗 |
28 | 鼋鸣鳖应 | yuán míng biē yìng | 〖解释〗比喻互相感应,一倡一和。 〖出处〗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高祖踞洗,以对郦生,当此之会,乃鼋鸣而鳖应也,故能同心戮力。” 〖示例〗 |
29 | 云合响应 | yún hé xiǎng yìng | 〖解释〗犹言云集响应。 〖出处〗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:“是云合响应之势,而非可安坐而致也。” 〖示例〗 |
30 | 云集响应 | yún jí xiǎng yìng | 〖解释〗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,表示赞同和支持。 〖出处〗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,天下云集响应,嬴粮而景从,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。” 〖示例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