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号 | 成语 | 拼音 | 释义 |
1 | 藏锋敛锷 | cáng fēng liǎn è | 〖解释〗锷:剑刃。比喻人不露锋芒。 〖出处〗明·李东阳《麓堂诗话》:“予独谓高牙大纛,堂堂正正,攻坚而折锐,则刘有一日之长。若藏锋敛锷,出奇制胜,……则於虞有取焉。” 〖示例〗大智若愚,大勇若怯,不是要埋冤他,正深爱着他,要他~,以成大器。 ★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回 |
2 | 藏锋敛锐 | cáng fēng liǎn ruì | 〖解释〗比喻不露锋芒。同“藏锋敛锷”。 〖出处〗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窃发》:“俺山大王前次出兵……被他伏下火攻,烧坏我许多猛兽,只得逃入深山,藏锋敛锐,休息了半年,才觉得精还力复。” 〖示例〗 |
3 | 藏锋敛颖 | cáng fēng liǎn yǐng | 〖解释〗比喻不露锋芒。同“藏锋敛锷”。 〖出处〗元·戴表元《送吴州判还番阳诗序》:“及乎藏锋敛颖,韬潜谨饬……洁身寡过,而求自免也。” 〖示例〗 |
4 | 藏弓烹狗 | cáng gōng pēng gǒu | 〖解释〗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,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。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,废弃、杀害有功之臣。 〖出处〗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 〖示例〗 |
5 | 藏垢纳污 | cáng gòu nà wū | 〖解释〗垢、污:肮脏的东西。包藏容纳肮脏之物。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 〖出处〗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 〖示例〗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:“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,非~之地。” ★鲁迅《且介亭杂文附集·女吊》 |
6 | 藏龙卧虎 | cáng lóng wò hǔ | 〖解释〗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 〖出处〗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 〖示例〗在中州地面,四通八达,乃是~之地,英雄荟萃之区,非同小地方可比。 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六章 |
7 | 藏怒宿怨 | cáng nù sù yuàn | 〖解释〗藏、宿:存留。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。指心怀怨恨,久久难消。 〖出处〗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仁人之于弟也,不藏怒焉,不宿怨焉。” 〖示例〗为人要心胸开阔,~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。 |
8 | 藏器待时 | cáng qì dài shí | 〖解释〗器:用具,引伸为才能。比喻学好本领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 〖出处〗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 〖示例〗李如真四月二十六日书到黄安,知兄已到家,~,最喜最喜。 ★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与焦弱侯》 |
9 | 藏巧于拙 | cáng qiǎo yú zhuō | 〖解释〗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。 〖出处〗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上:“藏巧于拙,用晦而明,寓清于浊,以屈为伸,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。” 〖示例〗 |
10 | 藏头亢脑 | cáng tóu kàng nǎo | 〖解释〗遮遮掩掩,不明不白。 〖出处〗《朱子语类辑略》卷七:“乡里诸贤文字,以为皆不免有藏头亢脑底意思,有学者来问,便当直说与之。” 〖示例〗 |
11 | 藏头露尾 | cáng tóu lù wěi | 〖解释〗藏起了头,露出了尾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。 〖出处〗元·张可久《点绛唇·翻归去来辞》套曲:“早休官弃职,远红尘是非,省藏头露尾。” 〖示例〗况一挂上人家的假招牌,便有许多面子来拘束你,使你不得不~;寻欢作乐,如何能称心适意! ★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回 |
12 | 藏污纳垢 | cáng wū nà gòu | 〖解释〗污、垢:肮脏的东西。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 〖出处〗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。” 〖示例〗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~的黑窝。 |
13 | 藏形匿影 | cáng xíng nì yǐng | 〖解释〗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〖出处〗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为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无私,掩目塞耳,万民恐震。” 〖示例〗 |
14 | 藏之名山 | cáng zhī míng shān | 〖解释〗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极有价值。 〖出处〗三国·魏·鱼豢《魏略》:“虽未能藏之名山,将以传之同好。” 〖示例〗 |
15 | 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 | cáng zh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 | 〖解释〗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 〖出处〗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现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。” 〖示例〗一个人做一部书,“~”,是封建时代的事,早已过去了。 ★鲁迅《准风月谈·序的解放》 |
16 | 藏诸名山 | cáng zhū míng shān | 〖解释〗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 〖出处〗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"仆诚以着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。” 〖示例〗一个人做一部书,~,是封建时代的事,早已过去了。 ★鲁迅《准风月谈·序的解放》 |
17 | 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 | cáng zh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 | 〖解释〗诸:之于的合音;传:传布流传;其人:同道。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。 〖出处〗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” 〖示例〗一个人做一部书,‘~’,是封建时代的事,早已过去了。 ★鲁迅《准风月谈》 |
18 | 藏踪蹑迹 | cáng zōng niè jī | 〖解释〗蹑:轻步行走的样子。隐秘行踪,悄悄行动。 〖出处〗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四回:“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,从芦苇中间,藏踪蹑迹,直到寨边,拨开鹿角,径奔中军。” 〖示例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