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号 | 成语 | 拼音 | 释义 |
1 | 置若罔闻 | zhì ruò wǎng wén | 〖解释〗置:放,摆;若:好象。放在一边,好象没有听见似的。指不予理睬。 〖出处〗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,莫不置若罔闻,独有宝玉~。” 〖示例〗 |
2 | 置身事外 | zhì shēn shì wài | 〖解释〗身:自身。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,毫不关心。 〖出处〗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十五回:“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,置身事外。” 〖示例〗悲观的由来,是在~不辩是非,而偏要关心于文坛,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。 ★鲁迅《准风月谈·“中国文坛的悲观”》 |
3 | 置水之情 | zhì shuǐ zhī qíng | 〖解释〗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。 〖出处〗《后汉书·庞参传》:“棠不与言,但以薤一大本,水一盂,置户屏前,自抱孙儿伏于户下。主簿白以为倨。参思其微意,良久曰:‘棠是欲晓太守也。水者,欲吾清也。’” 〖示例〗 |
4 | 置之不顾 | zhì zhī bù gù | 〖解释〗置:放着;之:代词;顾:照管。放在那儿不管。 〖出处〗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那薛蟠得了宝蟾,如获珍宝,一概都置之不顾。” 〖示例〗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,也应该~,一任其消灭的。 ★鲁迅《<热风>题记》 |
5 | 置之不理 | zhì zhī bù lǐ | 〖解释〗之:代词,它;理:理睬。放在一边,不理不睬。 〖出处〗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十六回:“各人听了,反不以为是,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,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,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。” 〖示例〗老师批评他,他~。 |
6 | 置之度外 | zhì zhī dù wài | 〖解释〗度:考虑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。 〖出处〗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帝积苦兵间,以嚣子内侍,公孙述远据边陲,乃谓诸将曰:‘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。’” 〖示例〗七十老翁,死生早~,由他去吧。 ★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七回 |
7 | 置之高阁 | zhì zhī gāo gé | 〖解释〗高阁:储藏器物的高架。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 〖出处〗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 〖示例〗行者在凹里见师父果然做了将军,取经一事,~,心中大乱,无可奈何。 ★明·董说《西游补》第十五回 |
8 | 置之脑后 | zhì zhī nǎo hòu | 〖解释〗放在一边不再想起。 〖出处〗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十四回:“贾家三兄弟自从拜在姚拨贡名下,便把这孟老夫子置之脑后。” 〖示例〗 |
9 | 置之死地 | zhì zhī sǐ dì | 〖解释〗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。 〖出处〗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 〖示例〗 |
10 | 置之死地而后快 |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| 〖解释〗快:痛快。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。形容心肠狠毒。 〖出处〗宋·苏舜钦《答韩持国书》:“被废之后,喧然未已,更欲置之死地然后为快。” 〖示例〗且以朕为难儿,遇事掣肘,故在朝如黄道周之忠纯,何楷之梗直,莫不欲~。(清·浴日生《海国英雄记》卷下) |
11 | 置之死地而后生 |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| 〖解释〗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、只有战死的境地,兵士就会奋勇前进,杀敌取胜。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,就能下决心,取得成功。 〖出处〗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而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 〖示例〗 |
12 | 置诸高阁 | zhì zhū gāo gé | 〖解释〗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 〖出处〗廖仲恺《作事必须有恒心》:“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,太没意趣,所以不甚当心,遂置诸高阁。” 〖示例〗 |
13 | 置锥之地 | zhì zhuī zhī dì | 〖解释〗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。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。 〖出处〗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尧舜有天下,子孙无置锥之地。” 〖示例〗 |